常有長輩們,日日夜夜在我耳邊呢喃的說:對人處事,嘴上都必須常掛著笑容,先讓人感覺到你的真誠。說真的,我很懷疑,這叫真誠?裝出來的真誠麼?如說是禮貌我倒是贊同,但說是真誠,扯遠了吧,做作差不多。
每個人開始成長的時候,一定是先會表達情緒,嬰兒哭了,代表他餓了,得趕緊去準備奶讓他喝了;然後就是行動,到最後最重要的就是溝通。溝通是一門學問,也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門表達個人修養的窗簷。
每個人,對著不一樣的人,都有不一樣的口吻,對著長輩,話里帶有尊重,尊敬;對著哥們兒,話里帶些隨意,真誠,最重要還是賤。不賤嘴打壓打壓哥們兒,這那叫哥們兒啊?當然朋友與其他的關係,都有不一樣的方式,千萬千萬不可亂,不然,你就悲劇了。試想想,你對你媽說話就像是對哥們兒說話那樣,或許他不在意,但如果現場存有別個外人,你TM立刻讓人鄙視你了,說你不尊重啥的一堆狗屁,聽著頭都疼了。
又或者你對著你哥們兒說話像對長輩那樣,嗯,是沒什麼,但聽起來怪彆扭的,說著說著你哥們兒都跑去廁所或走了,要知道,溝通這二字聽起來簡單,但實際滿考驗一個人的應變能力的,說過分了,你讓人討厭了,說過於殷勤了,你TM替人擦鞋么?我靠!
有時候,人與人的溝通沒有用。什麽叫公雞叫囂母鴨回音?這根本就是對牛彈琴,就好像兩個人本就思想不一致,但偏要坐在一起圍著談論事情,你說我聽,我給評論你給答覆,我靠,挨著面子問題誰都不穿破,你想想外人聽見不都偷笑麼?我都覺得可恥了!打個別的比如,女人的嘴巴,比翻書還快,一時愛你,一時恨你;或說一時要吃飯,轉頭又告訴你想吃麵了,往往會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,心裡猛在咒駡你TM的耍我麼?
其實當你想判斷一個人的時候,溝通往往都是決斷的橋樑,一個人的談吐舉止,都能代表著他為人處世的方針,人啊多樣化,有時做人可別太過執著了。
0 意見: